淮北矿业集团煤质运销处 李元
内容摘要:在 “新常态”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需求持续减弱、去库存、去产能、资金紧张、进口冲击的常态化、市场竞争全球化也必将成为“新常态”。针对“新常态”宏观经济背景之下市场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变化,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系统论的管理方式,通过对上下游、内外部所有能够利用的资源及信息数据的整合、集成、优化,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大数据 供应链 优化
一、何为大数据
大数据是指众多相关的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利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决策依据。2012年初《纽约时报》撰文,宣告“大数据”时代已然降临。“大数据”的特征主要归纳为“4V”特性,即数据量大(Volume)、数据种类多样(Variety)、要求数据的实时性和真实性(Velocity)以及商业价值(Value)。目前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信息产业、服务业、零售业、电子商务、石油、汽车、物流等诸多行业的市场营销中。对于煤炭营销而言,大数据就是把从生产设计、采区布局、工作面接替、煤质煤种资源量变化、物流运输、洗选加工、市场需求、供需变化、价格波动等各个环节的诸多数据相关化、系统化、信息化、集成化、体系化,从而为供应链资源的整体优化和配置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二、何为供应链资源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整合与集成,把从生产、加工、形成最终产品到通过销售网络送达最终消费者的每个环节连成的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供应链上每一个链条节点的资源,改进创新煤炭营销模式,实现产品的增值。而我们所拥有的供应链资源就是煤炭资源、运输、洗选加工、存储、客户乃至中间贸易商的社会人际资源、政府资源、银行的金融资源。
三、当前煤炭企业数据运用与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产、运、销系统相对独立,缺少相应的日常协调机制和有效沟通,各环节、各节点间尚未形成完整的功能链条,主要表现在采场与市场、生产与销售、资源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协调、不匹配甚至脱节的现象。
★数据应用相对孤立,尽管产、质、洗、运、销等系统大都实现了信息化,但彼此间缺少集成、交叉、共享。
★数据处理和供应链管理手段相对粗放、落后,供应链各节点上的数据与资源不能够充分利用。
★产量、质量、库存等信息准确性有待提高,同时,对资源、煤质、煤种的变化趋势把握不准。
四、基于运用大数据手段推动供应链整体优化的思考
(一)把握的两个原则
★必须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原则,满足客户需求是我们永恒的需求,最合适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益的,最具竞争力的。
★必须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优化整合供应链资源,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整体与个性化、差异化相结合的品种、质量、价格、物流方式、区域流向以及营销服务组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二)构建和完善六大体系
1、产、技、选、质、销一体化协同体系
★安排编制生产计划时,应当体现系统性和整体性,统筹考虑市场季节性、阶段性需求变化,以及煤质煤种产量的趋势性变化,科学设计年度、月度产量计划,旺季多产、淡季控产、错底避底,尽可能地使生产与市场需求变化相合拍,避免和减少“需求高时没有煤,需求低时降价甩”的情况发生。
★在设计各矿月度生产计划、采区设计、工作面接替以及矿井检修时,应当整体考虑各矿的产量、煤质、煤种变化、市场需求以及应对预案,尽可能地避免同一煤种或同一品种质量和数量出现大的波动。
★加强对矿区资源状况的摸底调查,把握资源发展变动趋势,提高资源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加强矿区资源的内在品质分析和特性挖掘,结合客户需求及环保要求,充分利用煤种优势,加强新产品研发,探索推广定单生产、定制加工模式,充分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2、安全生产技术市场效益一体化测算论证体系
★算好生产效益账,要多出效益煤、多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煤。
★算好销售效益账,统筹需求、价格、回款周期、回款质量、资金费用等多种要素,优化产品组合、质量组合、价格组合、区域组合、发运组合,科学配置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经济效益。
★算好库存效益账,应当统筹库存资金占用、低价甩卖损失、回煤装车费用等,认真测算落地库存效益账,是放在地面,还是存在地下更划算。
3、库存调节体系
★对于煤炭行业而言,库存不是越低越好。
★矿区复杂的井下地质条件,决定了在产量、质量、煤种等方面的变化趋势难以把握。
★集团公司长期坚持“渠道销售”理念,客户需求与市场容量相对稳定,如资源少了,渠道维护不了,丢失份额,资源多了,需求容纳不了,只能采取低价促销。
★充分利用矿井堆存能力和煤种调剂优势,对于如临涣、石台、袁一等关键煤种,产量高而市场又难以完全消化时段,适当增加落地,在产量低时,利用库存回装,来调控品种间、煤种间的相对均衡稳定。
4、客户价值评价体系
★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客户需求、客户评价数据库,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客户信用、等级、风险以及价值进行系统评价,巩固优质客户,挖掘潜在客户。
★根据客户价值评价体系进一步衍生出营销服务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按照客户客户价值评价结果,实施营销服务及风险控制分类差异化管理。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建立与客户间多层次、多领域的定期走访与沟通交流机制。并建议建立战略客户集团领导联系点制度。
5、多元化市场交易与定价体系
(1)多元化市场交易体系
★煤炭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融合,交易方式以及交易手段日益多元。
★动力煤、焦煤期货、掉期业务相继推出,煤炭企业在持续下行形势下,应当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对冲现货市场风险。
★电商发展迅猛,2013年全国电商交易额超过10万亿,接近GDP的20%,其中:B TO B交易额突破8万亿。集团公司与上海钢联合作成立了东方煤炭电子交易中心,目前地销煤业务正在逐步尝试上线交易。
★积极适应煤炭市场化进程, 构建“以现代网络技术为平台,以现货交易为支撑,以期货交易平抑风险的集现货、期货、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多元化交易模式
(2)多元化煤炭定价体系
★遵循市场形成价格原则,进一步完善长协与市场、出矿与到厂、指数参照、期货指导、触发调整、竞价发现等多元化定价体系。
★积极借鉴电信等服务行业营销经验,探索创新套餐定价模式,以销量和回款为基础,针对不断时段、不同客户,制定个性化销售套餐,有效激发客户需求潜力和付款积极性。
6、区域煤炭市场交易平台体系
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深入推进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省政府支持省属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政策中也明确提出,推进区域煤炭市场交易平台建设。应当充分把握政策机遇。
(1)建立区域炼焦煤交易市场体系
根据集团公司资源特性、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积极争取区域炼焦煤市场交易市场建设主导权,借此时机,大力争取金融支持,充分利用当前集团公司营销网络、物流贸易以及电商平台,构建集金融、物流、电商与一体的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的炼焦煤市场交易体系。
(2)建立区域动力煤物流中心
★仅皖北、徐州地区火电装机在1500KW,年动力煤、煤泥需求量约在3800万吨左右。
★闸河矿区贫瘦煤挥发低、质量不稳定,且外部需求逐年减少,邹庄煤由于硫分高难以满足环保需求,市场容量严重不足,且单独销售价格低、效益差。
★有效整合集团公司煤炭、运输、客户、洗选加工、电商等资源,打造以皖北地区为中心,辐射徐州、豫东等地区的集物流、仓储、运输、配煤、加工、配送等于一体的区域动力煤物流中心。
(三)把握四个关键
一是“市场”,必须切实增强市场意识,一切围绕市场,满足市场,服务市场。
二是“沟通”,建立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沟通协作和信息反馈机制,尤其注重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现零障碍有效沟通。
三是“优化”,必须切实增强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系统设计、统筹组织、优化组合,最大可能挖掘资源的最大价值。
四是“技术”,必须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和分析能力,整合各环节数据信息资源,把分离个体变成为整体,系统、集成、交叉、共享,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作者:李元 淮北矿业集团运销分公司策划科科长 经济师
|